当前位置: 首页>关注 >

一片林三代人,60年的坚守

2023-07-11 11:15:53 来源:丽江日报

弹指一挥间,74岁的侯元友已在华坪县林草局菩萨山森林防火瞭望台工作了45年。从他父亲侯邦富1963年上山成为瞭望员算起,侯邦富、侯元友、侯龙祥一家三代人已在菩萨山森林防火瞭望台相继坚守了近60年,承担了华坪县三分之二的森林火情观测及菩萨山2000多亩林地的守护任务。


(资料图片)

74岁的侯元友已在华坪县林草局菩萨山森林防火瞭望台工作了45年。(供图)

一份沉甸甸的遗嘱

菩萨山位于华坪县城西北部,海拔2165米,垂直落差1000余米,因山形像菩萨而得名。

20世纪60年代初期,华坪县林草部门在地势险要、可观测方圆百余里森林火情的菩萨山之巅建起了森林防火瞭望台。

因菩萨山山高坡陡,远离村庄,又未通电、通公路、通水,生活用品全靠人从山下背到山顶,生活单调、枯燥。特别是菩萨山属于雷击区,每逢雨季,常发生雷电伤人事件,轮流上山的林草职工长则1个月、短则3天,都离开了瞭望台。

1963年,家住菩萨山南麓中心镇河西社区16组、熟悉菩萨山地形,会说汉、苗、彝、傈僳语,又懂中医的村民侯邦富被县林草部门聘为菩萨山森林防火瞭望台瞭望员。

侯邦富当时已年近花甲,可他凭着对山林的热爱,虚心向有知识、有经验的林草老职工学习观测森林防火业务知识。通过反复观察和死记硬背,他熟悉了瞭望台周围的大小山头和七沟八梁的地理位置及其名称。林草部门负责人看其工作安心、责任心强、火情测报准确率高,就聘他为长期瞭望员。

菩萨山山顶曾是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20世纪50年代,因建设需要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只剩下甘露寺遗留下来的树龄约200年的一棵金桂和几棵柏树。

为让山顶恢复绿色,侯邦富带着侯元友等人从山脚下背来松果种树。“松果背上来之后铺开,用热水一淋,松果就炸开了。”侯邦富的儿子侯元友说,“当时,山脚下村里不少人都参与到植树造林中来。他们牵着牛来犁地,整整犁了3个多月,才将菩萨山周围的荒地犁完,把松子撒到沟壕里,种植了2000多亩。县林草部门将这2000多亩森林交给爸爸管理。”

有时忙不过来,侯邦富就从6个儿子中选择了勤快、记性好的侯元友帮自己送生活用品、检查从菩萨山森林防火瞭望台至县林草部门的电话线……

1977年初,侯邦富生病了,经林草部门同意,时年27岁的侯元友被安排到瞭望台工作,并照顾患病的父亲。侯元友在侯邦富的言传身教下,也爱上了瞭望台工作。1979年6月,69岁的侯邦富因病去世。

侯邦富临终前对儿子侯元友说:“我死后把我葬在菩萨山上,你一定要继续把山林守好。”

菩萨山。(供图)

苦练“千里眼”

为了熟悉瞭望台周围上百座大小山头和数百个沟沟梁梁的地名及其所在位置,侯元友先用高倍望远镜进行观察,记住主要山头和沟壑的名称,然后顺势延伸至其他小地名。倘若在观察中出现山、沟、梁及地名模糊的情况,他就带上干粮,徒步行走到实地弄清楚。

由于他谙熟瞭望台周围大小山头的地名,即使相距瞭望台百余里外或夜间发生的林火均测报得准确无误。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多年来已养成了一种习惯,其他几个瞭望台测报的林火在组织扑救之前,都要与他核实一下,以防扑空。

他主动摸索林火发生的规律。“每年进入防火期后,中午至傍晚是关键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是人们野外用火的高峰期,加之气温升高、风干物燥,极易发生森林火情。如果瞭望员在这关键时间稍有松懈麻痹就很难及时发现林火,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损失。”侯元友说,“松林发生火灾冒的是白烟。杂木林发生火灾冒的是黄烟。烟脱节就表明有人灭火。”

每年防火期间,他每天7时起床到20时,经常彻夜观察火情。

候元友夫妇及儿子。(供图)

侯元友的儿子侯龙祥说:“我爸满脑子都是瞭望台周围的山头、沟壑的大小地名,10多年前发生火灾的山头、沟壑他都还记得。”

为保证雷雨天气在山上正常工作,侯元友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科学的避雷方法:脚穿能绝缘的胶底鞋;一旦身上衣裤被淋湿,尽快换上干衣裤,并在木板床上休息;雷雨天气只着深色装,禁穿浅色衣服。由于有一套正确的避雷方法,虽然历经了无数次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的恶劣天气,他都能一次次化险为夷、安然无恙。

父子俩的坚守

瞭望员除了面临清贫寂寞、环境艰苦,还面临着生死的危险。

瞭望员的工资是低的,生活用品全靠人从山下的家中运到山上,步行上山要5个小时,下山要3个小时。

华坪县曾是全国100个产煤县之一。1982年,侯元友曾辞去瞭望员工作去煤矿打工。“干了几个月,工资比在瞭望台的高。但是,想起我爸爸临终前的嘱托,心里很不是滋味。”侯元友说,“后来,遇到县林草部门防火办负责人,我又决定重新回到瞭望台工作。这一干就是45年。”

一次侯元友将菩萨山附近一村民放火烧山、垦地放牧的事通报给林草部门。该村民纠集一群人拿着火枪,把他逼到老瞭望台的楼里。侯元友在瞭望台里坚守了72小时后,才被前来支援的林草部门人员及时解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侯元友仍心有余悸。

1996年,县林草部门考虑到侯元友一个人在山上太危险,就动员他儿子侯龙祥到瞭望台,跟着侯元友学习巡山、瞭望,并买了一头毛驴驮运生活用品。看着周边人搞建筑、挖煤、跑运输,家庭收入增加了,侯龙祥曾一度产生过离开瞭望台的念头。“但一想到我爷爷的遗嘱,我的爸爸一个人在山上,我开不了口说自己要离开。”侯龙祥说。

防火期间,父子俩每天手持对讲机,轮流登上30 余米高的瞭望台,眼观四周茫茫林海,把观测到的森林火情及时准确地报告给县森林防火办。由于父子俩长期不能按时吃饭、睡觉,侯元友患了慢性肠炎,防火期时常腹痛腹泻。但只要是在防火期,侯元友只服点备用的常规药或止痛药,坚持在山上工作,等防火期过了才下山医治。

侯龙祥除了瞭望、巡山外,每隔3天就下山到家里运一次生活用品。这一干就是27年。

瞭望台工作人员公示栏。(供图)

以台为家

为让侯氏父子安心工作,县林草部门对瞭望台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在土木结构的瞭望台20米处的山顶建了钢混结构的瞭望台,并在屋顶上安装了一排太阳能;在山顶高处建了蓄水池。一旦池子里的水满了,还可以通过管道流到地势低的铝制收集桶里,保障一年四季的饮用水。

侯元友父子俩把瞭望台当成“第二个家”,除了在过去林草职工开垦的菜地里种植蔬菜外,还利用山上昆虫多、野果多、野花多的特点,喂养了土鸡、蜜蜂……

华坪县林草局菩萨山森林防火瞭望台。(供图)

侯元友说:“在山上种菜、养鸡、养蜂,就等于把我父子俩的身心都拴在山上,一年四季都不脱岗、漏岗。同时,还可以间接解决工资偏低、给养不足的问题。”

为了使“第二个家”温暖起来,侯元友的老伴、儿媳及孙子时常步行爬山16千米到瞭望台看望和陪伴爷儿俩,为他们洗衣、做饭,或挖地种菜,使其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体贴。从2005 年开始,每到大年三十,侯龙祥一家人就在山上守着瞭望台吃团圆饭。

侯氏三代人近60年的坚守,每年火情上报准确率达100%;光秃秃的菩萨山之巅松林已长成17米高的参天林树;形状似巨型蘑菇般的金桂树,每年夏末初秋所有树梢枝条都长满细碎金黄的花朵,香气芬芳,弥漫在菩萨山之巅。2018年8月18日,侯元友荣获华坪县委、县政府颁发的“华坪县改革开放40周年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虽然瞭望员的工资低,现在侯元友每月工资才1500元,侯龙祥每月工资才1100元,但年已74岁的侯元友和儿子侯龙祥仍把瞭望、护林当成自己的事业,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菩萨山上。

关键词:

推荐内容